植小保是一款专为农业从业者打造的智能植保服务平台,主要聚焦于病虫害识别和种植生产服务。它通过整合农户、专家和农资等行业资源,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化的农业服务闭环。这款app的核心功能包括田间病虫害AI识别诊断、专家在线问答、农事工具和农技学堂等,旨在帮助用户实现更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。田间识别准确率高达94.57%,覆盖28种作物和1300多种病虫害类型,从诊断到防治建议一气呵成。
这款app就像一个随时在线的农技专家,只要用手机拍下作物异常部位,3秒内就能得到识别结果和防治建议。要是不确定诊断结论,还能直接连线专业植保人员,获得更详细的指导。除了拍照问诊,它还能根据你所位置,推送附近的病虫害预警和天气提醒,比如水稻叶瘟病高发期或者暴雨前的打药建议。对于常遇到的配药问题,内置的兑水工具可以自动计算农药稀释比例,再也不用担心配错浓度。农闲时还能刷一刷问答圈子,看看其他农户分享的种植经验,或者学学农技学堂里的水肥管理技巧。
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AI识别能力,不光能认出来是啥病啥虫,连不同生长阶段的症状都分得清清楚楚。比如小麦赤霉病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表现不一样,系统都能精准区分。另一个贴心设计是病虫害日历功能,会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提前推送防治提醒,像柑橘树发芽前该预防什么病,结果期要注意什么虫,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数据更新也特别及时,去年刚在黑龙江发现的草地贪夜蛾,今年开春就能在系统里查到防治方案。要是遇到突发情况,紧急求助功能可以直接联系到当地植保站的技术员。
不同于普通农业APP,它把整个种植过程都管起来了。从播种前的品种选择建议,到收获前的仓储防虫措施,每个环节都有对应功能。特别喜欢它的农事记录本,拍照记录作物长势后会自动生成生长曲线图,和往年数据对比特别直观。对于合作社管理者来说,团队协作功能很实用,技术员巡查发现的问题可以直接指派给具体农户处理。数据看板也做得很专业,虫情发生趋势、农药使用量这些关键指标都用折线图展示,开农业项目会议时直接截图就能用。最近还新增了语音问答功能,识字不多的老农对着手机说话就能查询技术要点。
比起请专家下田指导,用这个APP能省下不少成本。以前认不准病虫害要跑趟农技站,现在田里随手一拍就有答案,关键是识别准确率比很多新手技术员还高。数据都存在云端,换手机也不怕丢记录,合作社的种植档案能完整保存好几年。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更是个神器,哪个村突然爆发稻飞虱,后台大屏幕马上就能预警,调配防治物资特别高效。普通农户用免费版就够用,种植大户开通会员后还能定制专属防治方案,比如根据土壤检测数据推荐精准施肥量。和其他农业软件相比,它最好用的是把识别、咨询、记录、预警这些功能真正串成了完整链条。
实际用过的农户都说操作特别顺手,界面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,首页直接就是拍照按钮,年纪大的用户学两遍就会用。识别速度确实快,晴天中午拍照也不反光,连叶片背面的红蜘蛛卵都能圈出来。在线专家回复也快,经常凌晨还能收到技术员发的语音解答。有些用户建议增加果树修剪的视频教程,结果下次更新就上线了相关专题。现在很多农资店进货都参考它上面的病虫害预测数据,县里农技员推广新技术也爱用它发通知。要说还有什么期待,可能就是希望后期能加入更多经济作物的数据库,比药材之类的特种作物。确实是目前在用过的农业APP里功能最全、服务最稳的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