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特定战术安排牺牲部分兵力获取战功是可行的策略,但需精确控制战损与收益比例。核心思路是利用低价值兵种吸引敌方火力,为主力部队创造输出环境,同时通过系统设定的战功计算机制最大化收益。战功获取与击杀敌方单位数量、兵种等级直接相关,因此需优先针对高战功目标进行针对性部署,例如集中攻击敌方弓兵或投石车等高输出单位。
战斗前需充分侦察敌方布防,明确其主力兵种与薄弱环节。若敌方以步兵为主,可派遣少量骑兵作为诱饵触发其追击机制,随后用己方弓兵进行远程消耗;若敌方以弓兵集群防守,则需分批次派遣步兵送死承受伤害,掩护主力骑兵突进。每次送死行动需确保牺牲单位能吸引足够火力,通常单次送死兵力控制在总兵力20%以内,避免过度消耗影响后续作战能力。
科技与将领技能对送死战术有显著加成。优先升级征召技巧缩短募兵时间,确保兵力快速补充;防御阵法可提高送死单位的存活时间,增加牵制效果。将领方面选择拥有诱敌铁壁等技能的防御型将领带队,其被动技能可降低战损。送死部队需与主力保持至少10秒行军间隔,防止被敌方范围技能同时覆盖。
后期大规模国战中,送死战术需配合联盟协同执行。提前与盟友约定集火目标,由多个玩家轮流派遣送死部队扰乱敌方阵型,主力趁机攻占关键建筑。战后通过营救武将功能回收部分牺牲将领,利用伤兵营机制恢复30%-50%损失兵力。该策略在争夺州城、都城等高价值目标时收益最高,但需严格避免连续使用导致资源链断裂。
日常需保持3-5个专门生产轻步兵或轻骑兵的兵封,其低造价特性适合作为送死单位。粮食储备建议维持在普通部队需求的1.5倍,以应对频繁补兵消耗。通过掠夺战补充资源时,优先攻击粮食产量高的玩家封地,确保送死战术的可持续性。
最终需明确送死仅是战术手段而非常规打法,当个人战功排名进入服务器前50或国家整体处于劣势时,应及时转型为正规作战模式。系统对连续送死行为设有隐性惩罚机制,超过日均5次异常战损后,战功获取效率会逐步降低,因此需通过战斗日志定期复盘优化战术组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