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冷却时间的设计并非完全不存在,而是通过特定机制和技能类型实现了部分技能的伪无冷却效果。游戏中的技能分为普通技能、霸体技能、奥义技能等,其中普通技能通常存在冷却时间,但通过连招衔接、换人机制或特定被动效果,可以实现技能的快速循环使用。
公共技能系统是影响技能冷却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脱身、霸体、防御等公共技能通过怒气值触发,怒气槽蓄满后即可释放,这类技能的冷却更多依赖于战斗中被攻击的频率而非固定时间。例如瞬返技能在格挡成功后可直接反击,其冷却与战斗节奏相关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读秒冷却。这种设计让技能释放更依赖操作判断而非单纯等待时间。
部分角色的被动技能或奥义效果能刷新或缩短冷却时间。例如魔魂的奥义暗影冲锋在命中被控制目标时可衔接后续技能,而夜锋的原形毕露能直接刷新其他技能冷却。这类机制在实战中创造了技能链效果,但需注意技能释放顺序和时机,否则仍会出现输出空档。
连招系统进一步模糊了冷却时间的限制。通过切换角色触发小队连招,玩家可利用不同角色的技能交替覆盖冷却期。例如先用梦华的花语灵动突进,再切换无明释放爆炎弹,梦华的技能已进入冷却,但无明的技能可立即补充伤害。这种设计并非取消冷却,而是通过团队协作分散了单个角色的技能真空期。
玩家需理解这些机制的运作逻辑,才能最大化战斗效率,而非误认为技能毫无限制。